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 扶貧辦關于印發《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脫貧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盟市民政局、扶貧辦,滿洲里市、二連浩特市民政局、扶貧辦:
現將《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脫貧行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 內蒙古自治區扶貧開發辦公室
2020年3月27日
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是脫貧攻堅的底線任務,是全面小康的托底安排。落實好兜底保障任務,直接關系到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為進一步做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按照《民政部 國務院扶貧辦關于印發<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民發〔2020〕18號)要求,決定開展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脫貧行動。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決履行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治責任,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沒有勞動能力的特殊貧困人口要強化社會保障兜底,實現應保盡?!钡囊?,切實做到貧困人口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堅決完成脫貧攻堅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各項任務。二、重點任務
(一)全面開展脫貧攻堅救助兜底保障大排查
一是排查對象范圍:①全區未脫貧貧困人口。②已脫貧存在返貧風險貧困人口。③邊緣戶中存在致貧風險人口。④無勞動能力貧困人口。⑤符合救助條件的家庭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二是排查工作要求:對以上五類重點對象開展全面摸底排查,逐戶逐人摸清他們的基本生活狀況,對符合條件的重點對象及時實施分類精準救助幫扶。三是排查工作內容:圍繞8個“是否”全面開展摸排。①是否及時將符合低保條件的重點對象納入低保保障范圍。②是否及時將符合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條件的重點對象納入農村牧區特困人員救助供養。③是否對家庭基本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重點對象及時給予臨時救助。④是否將符合條件的家庭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及時納入低保范圍或給與臨時救助。⑤是否及時依申請為符合條件的重點對象發放困難殘疾人基本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⑥是否及時為符合條件的重點對象落實好困境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救助幫扶措施。⑦是否及時為符合條件的重點對象發放高齡津貼。⑧是否對其他特殊困難人員及時走訪探視,堅決防止發生沖擊社會道德底線的事件。(二)落實落細救助兜底保障政策
1.落實農村牧區低保兜底保障政策。一是及時將新符合低保條件的未脫貧貧困人口、無勞動能力貧困人口、脫貧后返貧人口、新識別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范圍。二是對家庭成員因病、因殘、因災、因疫等增加的剛性支出、必要的就業成本等,在核算家庭收入時予以扣減。三是對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參照“單人?!奔{入低保范圍,對其家庭可不再進行經濟狀況核對,打贏脫貧攻堅戰后按低保政策動態管理。四是鞏固兜底保障脫貧成果,對家庭人均收入超過當地低保保障標準的低保貧困戶給予一定時間漸退期。2.全面落實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政策。一是進一步規范特困人員認定,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二是強化特困人員委托照料服務政策落實,健全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定期走訪制度,加強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照料服務。三是優先為有集中供養意愿的完全和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特困人員提供集中供養服務。四是增強特困供養機構兜底功能,加快推進護理型床位的設置和改造,提高收住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的服務能力。3.充分發揮臨時救助制度作用。一是簡化優化臨時救助審核審批程序,健全蘇木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適當提高救助標準,提升救助時效性。二是加強臨時救助和低保政策銜接,對未脫貧人口、返貧人口、新增貧困人口、因疫因病等出現臨時性生活困難的對象可視情先行給予臨時救助;一段時間后生活仍有困難的,按規定納入低保范圍。(三)加強特殊困難群體關愛幫扶,堅決防止發生沖擊社會道德底線的事件一是健全完善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關愛服務體系,強化監護關愛保障,多措并舉關愛幫扶特殊困難群體。二是加強信息化建設,為開展精準關愛、精準服務提供有力支撐,提升服務效能。三是強化兒童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全面落實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生活保障政策,對困境兒童實施分類保障。四是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深入開展貧困重度殘疾人基本照護服務工作,確?!皯a盡補、按標施補”。五是發揮縣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作用,通過發揮相關部門救助制度合力和引導社會組織、慈善、社會工作、志愿服務力量參與等方式,妥善解決特殊困難群體個體性困難,堅決防止發生沖擊社會道德底線的事件。六是統籌做好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救助幫扶工作。①深入了解掌握新冠肺炎患者家庭以及因疫情導致難以就業、收入減少等生活困難家庭情況,優化簡化審核審批程序,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家庭或人員納入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覆蓋范圍,切實保障其基本生活。②對因疫情居家隔離的孤寡老人、社會散居孤兒、留守兒童、留守老年人以及重病重殘等特殊困難人員,要加強走訪探視,及時提供幫助,堅決防止發生沖擊社會道德底線的事件。一是各級民政部門要公布、暢通救助求助熱線,及時受理和回應困難群眾訴求,切實發揮“急難對象”主動發現機制作用,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二是積極推行社會救助全流程線上辦理,優化簡化審核審批程序,加快辦理速度。疫情防控期間,可采用非接觸、遠距離等靈活方式開展入戶排查,按規定及時向社會公開經辦結果。一是密切關注未脫貧貧困人口、無勞動能力貧困人口、返貧致貧風險高等重點對象基本生活狀況,加強動態管理,民政部門、扶貧部門按月開展信息比對,及時掌握重點對象中尚未納入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人員情況,分析研判返貧致貧風險,做好兜底保障工作。二是密切關注因疫或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加強動態監測,提前采取針對性的幫扶措施。三是密切關注低收入困難人群基本生活狀況。完善社會救助部門之間信息共享機制,以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臨時救助對象數據為基礎,匯聚殘疾人幫扶、教育救助住房救助、醫療救助等人員相關信息,分析可能存在影響基本生活的風險,符合條件的及時給予救助。四是密切關注潛在救助對象基本生活狀況。在對低保等社會救助申請人及其家庭進行經濟狀況核對時,分析研判申請人員困難狀況,對不符合救助條件但存在一定困難的人員或家庭,作為潛在救助對象予以重點關注,符合臨時救助條件的及時納入臨時救助范圍。五是各地民政部門、扶貧部門要指導蘇木鄉鎮(街道)、嘎查村(居)委會根據監測預警情況,結合主動發現機制,有針對性開展摸排核查,掌握其兜底保障對象情況。民政部門根據兜底保障對象情況給予相應救助或轉介相關部門;不符合兜底保障條件的貧困人口,由扶貧部門協調落實其他幫扶措施。各地民政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在統籌分配中央財政、自治區財政安排的民政領域補助資金時,要切實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降低深度貧困地區資金配套需求。自治區本級在分配中央、自治區財政安排的民政領域補助資金和民政項目資金時,重點對15個深度貧困旗縣予以傾斜支持。3月底前,自治區印發工作實施方案進行全面部署。各盟市民政部門、扶貧部門按照本方案要求,結合地區工作實際,進一步明確重點任務、工作舉措和落實標準,形成重點任務工作清單、推進作戰圖,組織做好動員部署工作。一是開展全面排查。①旗縣民政部門、扶貧部門要聚焦目標任務,組織蘇木鄉鎮(街道)、嘎查村(居)委會對未脫貧貧困人口、已脫貧存在返貧風險貧困人口、邊緣戶存在致貧風險人口、無勞動能力貧困人口等重點對象救助兜底脫貧情況逐人逐戶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工作做細做實,縱到底,橫到邊,確保排查對象“不漏一戶、不落一人”。②旗縣民政部門、扶貧部門及時匯總排查結果,加強與殘聯等相關部門進行數據比對,對存疑數據再進行復查。二是開展數據監測。①自治區、盟市民政部門、扶貧部門每半個月開展一次數據監測,并將監測人員信息名單及時反饋旗縣民政部門、扶貧部門。②旗縣民政部門、扶貧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指導蘇木鄉鎮(街道)、嘎查村(居)委會深入核查上級民政部門、扶貧部門監測發現的人員以及當地通過信息共享、走訪發現的困難人員,及時掌握貧困家庭個案情況和兜底保障需求。各級民政部門、扶貧部門結合當地實際,按規定程序落實救助幫扶政策,及時將符合農村牧區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政策以及其他民政幫扶政策的人員納入救助幫扶范圍,依規發放救助幫扶資金或提供救助幫扶服務。不符合民政救助幫扶政策的人員,扶貧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實施其他扶貧措施,確保貧困人口能夠如期脫貧。各地民政、扶貧部門要深入開展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脫貧行動落實情況“回頭看”, 進一步查漏補缺,加強動態管理,及時將新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納入救助兜底保障。民政廳、自治區扶貧辦系統總結梳理本年度各地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行動開展情況,總結提煉行動成效和工作經驗。(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民政部門、扶貧部門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統籌協調,周密安排部署,持續用力壓實責任,細化目標任務,確保工作取得實實在在成效。要密切跟蹤分析疫情對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脫貧的影響,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完善政策措施,確保疫情期間各項工作開展不受影響。(二)強化督促調度。建立自治區、盟市、旗縣、蘇木鄉鎮(街道)、嘎查村(居)委會五級聯動和信息互通的工作調度機制,自治區將對各地社會救助受理電話、排查摸底、審核辦理等進行不定期抽查暗訪督查,每半個月對各地工作推進情況進行調度,并適時通報全區工作情況。各盟市民政部門、扶貧部門要在5月15日、6月30日、12月31日前向民政廳、自治區扶貧辦報送階段實施情況。民政廳、扶貧辦將定期匯總通報各地行動進展情況,推廣宣傳典型經驗。(三)深化作風建設。各地民政部門、扶貧部門要切實加強作風建設,繼續保持攻堅勢頭,加大工作力度,落實落細各項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確保救助對象精準、因戶施策精準、補助資金精準。各地民政部門要深入推進農村低保專項治理,鞏固前期治理成果,著力完善制度機制,嚴肅查處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政策落實不到位問題,堅決糾正基層經辦服務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暢通救助服務熱線,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為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提供堅強紀律和作風保證。扶貧辦報送階段實施情況。民政廳、扶貧辦將定期匯總通報各地行動進展情況,推廣宣傳典型經驗。(三)深化作風建設。各地民政部門、扶貧部門要切實加強作風建設,繼續保持攻堅勢頭,加大工作力度,落實落細各項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確保救助對象精準、因戶施策精準、補助資金精準。各地民政部門要深入推進農村低保專項治理,鞏固前期治理成果,著力完善制度機制,嚴肅查處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政策落實不到位問題,堅決糾正基層經辦服務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暢通救助服務熱線,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為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提供堅強紀律和作風保證。來源:內蒙古民政廳官網
免費聲明:該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因非原創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系,如侵犯到您的權益,或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及時通過公眾號留言或致電 0471-12349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